傅雷家书读书笔记(通用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今年寒假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其实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拔傅雷给海外游学儿子的家信编在一起罢了。但这本不是书的书却给了我不一般的收获。比起小说它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毕竟父亲对儿子的话是我们最熟悉的;比起现在盛行的“成功秘笈”来,它不流于说教,并档次也高了不知不少。它用独特的方式(书信)展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表现了傅雷在生活中细致、严谨、认真的作风。
总的来说,《傅雷家书》主要写了傅雷对儿子生活、艺术上疑问的解答。在生活方面来说,傅雷不仅是拉家常,嘘寒问暖,而是与儿子谈怎样做人,修养,恋爱,甚至于儿子长期在国外而偶尔写错的汉字。诸多方面,都写得让人心悦诚服,入情入理。这也表现了傅雷渊博的学识,而更重要的,一个多年与儿子分离的人,竟能一投笔即写出儿子的心声,排驱儿子的烦恼,并在生活中处处细节中给以指导,不能不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关怀。
至于艺术方面,家信中也是诸多提起,处处可见,其中傅雷对不同种类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批评,对儿子弹琴技巧的指导,及对小说中各色人等的点评,更是显出了傅雷极高的修养,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其实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傅雷、傅聪父子之间像朋友一样真诚交流的状态。他们之间,虽然相隔万里,却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像面对面一样无所不谈。试问有多少人能像他们父子一样。尤其是年纪与书中傅聪相去不远的我们,平日与父母的交流少得可怜,有的也大多像成绩、学习、生活琐事之流,缺乏深层次的,真诚的,有建树的交流。
握紧拳头,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我们却拥有了一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傅雷对儿子的失败,并没有责骂,也没有训斥,而是祝贺儿子又有了一点失败的经验,再教儿子如何面对失败,战胜失败。这种循循善诱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长能做出来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头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来,这样,便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每个人的成功都伴随着痛苦,战胜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对儿子说话,一会儿像一位语重心长的长辈,教育孩子如何做这做那,这个放心不下,那个放心不下;一会儿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给予安慰,解决烦恼。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讲方法,大道理谁都懂,孩子需要的仅是一点安慰,因为这安慰可以使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行为更加独立。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用了快半个月的零星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大概五六年前吧,彼时我还在读本科,那时候我曾经想要读一读这本书,但是翻了几页就觉得甚是无趣,认为不过是老父亲对儿子的家常惦念,何以成为几代人教育的典范。
近日我再读之时,却觉得越读越投入,字字珠玑,做人,做学问,过日子,甚至交朋友的道理都深感认同,也会想起我的父母,想起他们曾经给我的箴言与劝导似乎也是如出一辙,只是彼时的自己年少轻狂,只有在经过时间的打磨,遇到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会回过头来觉得是至理名言。大抵人都是这样,不谙世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对长辈的教育总是不屑一顾,只有自己撞了南墙,才会明白个中道理。
附上几段印象最深刻的节选,跟朋友们分享:
关于做学问
“天下事样样都要用痛苦去换来,都要从实践中学习”
“我屡次要你生活生活正规化,学习正规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以后一定要安排好,控制得牢,万万不能空与忙调配得不匀,免得临时着急,日夜加工的赶任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在心理上多做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的波动、这才是你目前应做的事”
傅雷的儿子傅聪是国际钢琴大师,这本书收录的便是傅聪在波兰及英国学习期间父子之间的通信。傅雷在音乐,艺术上均有很深的积累和底蕴,再加上历尽半个世纪的沧桑,对儿子的各方面均有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在学问方面,傅雷一直坚持要儿子从实践中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克制自己的感情和寂寞,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自己音乐专业的基础上,不能停止对文学,美术等其他方面艺术的修养与提高,因为文化和艺术是互通的。
2.关于做人
“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孩子,你在这方面需要拿出勇气来”
“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青年,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倒容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把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是话一定要说的真诚老实”
傅雷在教育孩子做人上核心的观点就是真诚老实,正直善良,同时也要少说话多做事,保持谨言慎行的态度,傅雷在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傅聪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不能太主观,待人千万要和气。
3.关于感情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的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官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不止考虑过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问候和开阔的胸襟。”
“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跟你提到过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千,但是不要刻骨铭心地上海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的逞一时之情,要及其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软心往往会对人对己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 ……此处隐藏4934个字……认为字母是最真实、最自然、最诚实的词。是的,因为所有写出来的文字都是当下的想法,想法去哪里,文字就去哪里。给亲戚写信时尤其如此,他敢于分析自己,在孩子面前认错,从自己的经历中给出经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的书。我们读的应该是傅雷本人。傅雷还因材施教。在傅聪的音乐教育中,他最初强调技巧,然后反复要求他真正理解作品本身,也就是他总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去思考看事物的本质。傅雷自己教育孩子的思想体验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傅雷身上看到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思想。高贵的父母造就成功的孩子。傅雷和他的妻子辛苦了一辈子,两个孩子都很成功。父母对我家书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之间真诚的交流,字里行间溢满的情意,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示。
看了傅雷的书,我学到了很多,也更了解我的父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育性的书,更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距离的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3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重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练好几个小时的琴。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带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到这一封封的家信中。
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了很多,我也更加了解我的父母了。也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份父爱如山的意义。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4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重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理解良好的家庭教育,最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能够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个性是学钢琴的能够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正因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因此,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就应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能够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文档为doc格式